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教师授课过程当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提问技巧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对于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我就个人教学中的心得分述如下,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随机应变
物理知识除了要从正面理解外,还应作一些反面文章,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说明正确答案。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可能造成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若能将错就错,随机应变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也就牢固了。
二、提问的时机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避免因过早叫某个学生而让其他同学感到回答无望或因不需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影响思维积极性。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
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不仅要提问优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做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需求,切忌仅提问少数几个学生甚至只提问某一学生。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另外,如果让“差生”体会到答题的成就感,他们以后对物理课的兴趣将会一直维持下去,上课态度认真了,理解力增强了。
四、提问的难度
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问题难度适当。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问题难度适当。在编制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把提问的过程当作一个阶梯,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要让提问在数学的课堂中更有效,设置有效的提问还远远不够,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抛砖引玉,高质量的提问能引玉,但是不好的提问会起负作用,越问学生越怕。走进学生的心里面,亲其师信其道,水到渠成,点石成金式的提问是我们所追求的。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岭南师范学院|中国教师教育网|网站管理
© 2012-2062 岭南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